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一货币政策如何在广东落实落地?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党委书记、行长张奎接受南方日报、南方+记者专访时表示,作为中央银行在粤分支机构,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充分发挥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引导市场综合融资成本稳步下降,为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营造良好货币金融环境。
张奎。资料图片
充分满足市场有效信贷需求
南方日报、南方+: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将如何结合广东的实际情况,认真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张奎:我们要落实货币政策调控要求,加大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及时跟进人民银行总行降息降准等政策举措,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用好政策释放的增量资金,盘活存量金融资源,提高资金运用效率,充分满足市场有效信贷需求,增强对广东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信贷支持。
强化利率管理效能,增强金融机构可持续服务能力。进一步畅通利率政策传导渠道,推进政策落地落实。做好明示企业贷款综合融资成本试点工作,引导社会综合融资成本平稳下行,为广东经济发展减负增效。
用好用足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重大战略、重点项目和薄弱环节发展。引导金融机构聚焦广东民营企业发展需求,支持民营企业发展。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领域”的资金投放模式,牵引带动金融机构加强对高端制造、智能装备、新能源、半导体与集成电路、现代化农业以及消费、外贸等重点领域的支持。
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
南方日报、南方+:广东是民营经济大省,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今年将如何推动金融机构加大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支持?
张奎:我们将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财政奖补和保险保障等措施,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经济的积极性。推动完善信用信息共享、融资担保、应收账款确权、税收等配套政策和机制,提升民营企业融资可得性。
同时,提升金融机构服务民营小微企业的能力和可持续性。指导辖内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制定民营企业年度服务目标,逐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持续开展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能力提升工程,继续做好小微、民营企业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推动民营经济市场主体融资“量增、价减、面扩”。鼓励主办银行和银团贷款牵头银行积极发挥牵头协调作用,对暂时遇到困难但产品有市场、项目有发展前景、技术有市场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按市场化原则提前对接接续融资需求。
此外,强化民营经济政策宣传解读。积极组织多部门、多层次、多方式的民营经济政策宣讲,持续跟踪监测企业经营、金融服务诉求,全方位做好民营经济金融服务,助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研究推进新金融服务领域开放
南方日报、南方+:在跨境金融、粤港澳大湾区金融互联互通方面,今年将有哪些新政策、新举措?
张奎:其一,是支持在自贸试验区探索金融高水平开放。结合人民银行等五部委印发的《关于金融领域在有条件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港)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推进制度型开放的意见》等政策文件要求,研究推进新金融服务领域开放。稳步推进“跨境理财通”、横琴多功能自由贸易账户等特色试点,满足境内居民和企业跨境金融服务需求。依托粤澳跨境数据验证等平台,探索金融领域数据跨境流动新模式。
其二,是促进粤港澳大湾区金融市场互联互通。锚定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全新定位,突出金融领域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加强改革创新项目储备,拓宽互联互通渠道。深化跨境投融资改革,研究取消外商直接投资前期费用外汇登记,用足用好跨境融资便利化、跨境股权投资等试点政策,便利境外科研类资金跨境汇划。深化绿色金融标准推广应用,鼓励企业赴港澳市场发行绿色债券。稳步扩大港澳居民代理见证开户等业务,深化“跨境支付+”场景应用,为港澳居民在内地生活、就业、养老等营造更加舒适安心的金融服务环境。
其三,是加力支持重大合作平台建设。发挥横琴、南沙等重大合作平台的改革创新示范引领作用,探索更多金融业务先行先试。落实落细“横琴金融30条”,围绕“澳门+横琴”定位,做好横琴第二阶段发展目标下的金融服务工作。深化南沙金融改革,着力支持南沙科技创新、绿色金融及气候投融资、跨境资产管理等重点领域,助力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采写:南方+记者 唐柳雯
栏目统筹:尚黎阳炒股股票平台